一、 工作原理
塑料熔體在規(guī)定的溫度和負荷(壓力)作用下,10min通過標準口模的質量(g)稱為該塑料的 熔體流動速率 (MFR),測得結果表示為:g/10min。
該項檢測常用于衡量塑料在熔融狀態(tài)下的流動性和熔體粘度的大小,以預測熱加工時流動的難易、充模速度的快慢等工藝問題。同時,由于熔體流動速率與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高低有密切關系,對于相同分子結構的聚合物,熔體流動速率越大,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小,因此,熔體流動速率還可以作為制品選材或用材的參考依據(jù)。
二、 操作步驟
(1)將儀器調至水平,清潔儀器、工作臺和工具。
(2)開啟電源,一般指示燈亮,表示儀器已接通電源。
表1 熔體流動速率標準實驗條件
序號 | 標準口模內徑/mm | 口模系數(shù)/(g·mm2 ) | 試驗溫度/℃ | 負荷/kg |
1 | 1.180 | 46.6 | 190 | 2.160 |
2 | 2.095 | 70 | 190 | 0.325 |
3 | 2.095 | 464 | 190 | 2.160 |
4 | 2.095 | 1073 | 190 | 5.000 |
5 | 2.095 | 2146 | 190 | 10.000 |
6 | 2.095 | 4635 | 190 | 21.600 |
7 | 2.095 | 1073 | 200 | 5.000 |
8 | 2.095 | 2146 | 200 | 10.000 |
9 | 2.095 | 2146 | 220 | 10.000 |
10 | 2.095 | 70 | 230 | 0.325 |
11 | 2.095 | 258 | 230 | 1.200 |
12 | 2.095 | 464 | 230 | 2.160 |
13 | 2.095 | 815 | 230 | 3.800 |
14 | 2.095 | 1073 | 230 | 5.000 |
15 | 2.095 | 70 | 275 | 0.325 |
16 | 2.095 | 258 | 300 | 1.200 |
注:①料筒內徑在9.5~10.0mm之間,負荷按下式計算:
m=k.D2/d4 (1)
式中m——負荷,g
k——口模系數(shù),g·mm2
D——活塞頭直徑,mm
d——標準口模直徑,mm
②有關各種塑料的試驗條件按表1序號選用:
聚乙烯 1,2,3,4,6
聚甲醛 3
聚苯乙烯 5,7,ll,13
ABS 7,9
聚丙烯 12,14
聚碳酸酯 l 6
聚丙烯酸酯 8,11,13
纖維素酯 2,3
聚酰胺 10,15
(3)校正溫度。熔體流動速率試驗,爐體溫度設定和控制是通過旋動定值控制旋鈕來實現(xiàn)的。當加熱電流表有指示電流時,說明電爐正在加熱。一般控溫旋鈕以每周50℃設計,不在50整數(shù)倍處的用校正倍數(shù)微調。
始加熱時,可采用“快速加熱”檔,同時把料筒放入爐內,并從“溫度計外插孔”插入溫度計(直接觀察用)。待爐體溫度接近選定溫度時,指示紅綠燈交替閃亮。此時,應把開關撥至“自動控制”檔,5—7min后便可穩(wěn)定在選定的溫度上。
溫度是否平衡可以從外插溫度計監(jiān)測,也可以從加熱電流表進行監(jiān)視。爐溫與選定溫度相差大,爐體會快速加熱。這時,可看到加熱電流表通過的電流較高,并且隨著爐溫接近選定溫度,電流逐漸下降。爐溫越接近選定溫度,加熱電流就越小,加熱電流指示為零,證明停止加熱。當熱量消耗趨于平衡時,加熱電流也相應穩(wěn)定在某一小格范圍內。只有???選定溫度等于標準方法規(guī)定的試驗溫度,并且完全穩(wěn)定后才能進行試驗。
(4)裝入標準口模,插入活塞桿,此時溫度有所下降。待溫度回升到選定溫度并至少恒定15min才能加料試驗。
(5)稱取試樣,每次加料量可根據(jù)預計熔體流動速率范圍而定,參考表2。
表2 試樣加入量與切樣時間間隔
流動速率/(g/10min) | 試樣加入量/g | 切樣時間間隔/s |
0.1~0.5 | 3~4 | 120~250 |
>0.5~1.0 | 3~4 | 60~120 |
>1.0~3.5 | 4~5 | 30~60 |
>3.5~10 | 6~8 | 10~30 |
>10~25 | 6~8 | 5~10 |
(6)將試樣從漏斗加入料筒,此時料筒溫度較高,加入時粒料容易粘附,操作必須快速利落,并必須不斷用活塞壓緊。標準方法中規(guī)定1min內加完試樣,而后把活塞留在料筒內,并根據(jù)選定的試驗條件加負荷。(如果試樣的流動速率高,則預熱時試樣損失大,這種情況預熱時可不加砝碼或少加砝碼,用4min預熱后再換成所需砝碼)。
(7)試樣經4min預熱,達到規(guī)定的溫度,用手壓活塞,使其降至下環(huán)形標記距料筒口5~10mm為止,這項操作不能超過1min。待活塞在負荷下降至其下環(huán)形標記與料筒口平齊時,切除已流出的樣條。接著就按表2規(guī)定的切樣時間開始正式切取樣條,棄去含有氣泡或認為有異常的樣條,至少保留連續(xù)切取的均勻的三個樣條。當活塞下降至其上環(huán)形標記與料筒口相平齊時,停止取樣。此項步驟注意如下問題:
①易氧化降解的試樣,在裝料前,須用氮氣吹掃料筒;
②熔體流動速率在25g/10min以上者,可采用內徑小的標準口模(直徑1.180mm);
③樣條長度要求控制在10~20mm之間,但長度**服從于切樣時間。
(8)樣條冷卻后,置于天平上,分別稱量(**至0.1mg)。若所切樣條中的重量*大值和*小值超過其平均值10%,試驗必須重做。
(9)清理。每次試驗后,儀器必須進行清理,擠出所有余料,拉出活動底板,用清料桿推出標準口模(由上往下),并趁熱用棉紗布擦試活塞料筒,用專用工具清理標準口模,直至清潔光亮。
三、注意事項
(1)試樣形狀的選擇以均勻的容易滾動的小顆粒狀為好,便于從漏斗中迅速加入料筒,不易粘附在漏斗口或料筒上方。
(2)實驗前操作者必須十分熟悉儀器溫度的監(jiān)控和校正原理方法,正式試驗前要對儀器的升溫和恒溫規(guī)律進行預測。
(3)裝料時不能貪多,應少量快速進行,邊加邊壓,直到加完為止。加料方式不當,操作不熟練是樣條產生氣泡的原因之一。
(4)樣條切刀的角度、彈性和與出料口之間的距離要合適,這幾個參數(shù)是保證順利切料的關鍵。
(5)實驗必須按標準條件進行,不同物料選定的溫度和負荷不同。
(6)每次實驗結果,要趁熱清理活塞桿、料筒和標準口模,不能用硬度高的工具進行刮擦,以免擦傷重要的表面,清理時要戴上手套,以防**。
(7)實驗過程中如有異常情況,報告中應作出說明。